近幾年,國內的3D打印產業發展迅速,成為航空航天、醫療、工業、手板等行業的創新利器。然而,3D打印產業在各個區域的發展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市場,而中部地區的產業環境卻相對落后。本地的3D打印企業小而散,科研力量薄弱,缺乏龍頭企業代表。為了破解這一困局,“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應用而生。
2021年3月22日,南極熊實地探訪了這家剛剛在河南省鄭州市成立的“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這里融合了3D打印設備研發、3D打印按需制造服務、麻省理工FABLAB創新實驗室等業務,從多個維度切入構建了這個占地2000平米的3D打印中心。
△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科幻的展廳
走進藍色氛圍燈渲染下的科幻展廳,南極熊看到了3D打印技術的眾多應用案例,包括3D打印的運動鞋、藝術品、工業零部件以及醫療模型。所使用的材質覆蓋了光敏樹脂、金屬、尼龍、高分子塑料等。
△不同領域的3D打印應用案例,包括3D打印透明件,尼龍件和金屬件
據南極熊了解,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的經營主體為鄭州軒轅河谷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原創客小鎮內。
以增材制造(3D打?。┐龠M中部產業創新
中原大地河南省擁有1億人口,2020年GDP高達 5.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五位,但在增材制造產業方面卻遠落后于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甚至比不過鄰居陜西和安徽。增材制造作為一項新興和創新的技術,可以應用到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文創等各個領域,加速新產品的研發周期和上市時間。反過來講,3D打印產業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他行業的創新速度。
軒轅河谷總經理玉懷告訴南極熊:“其實河南本地的制造業企業、醫療機構,科研院所、文創等群體在3D打印方面都有存量及增長需求,但是由于本地的3D打印企業規模較小、產能有限,工藝控制不規范,以及歷史原因等因素,很多訂單都發到了外地去做。而我們之所以搭建‘中原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一方面是希望立足中原、服務中原,打造中原產業升級新高地;另一方面是希望將我們在醫療3D打印領域的設備研發生產及應用經驗的積累,在河南落地生根。”
“2021年,我們傾力打造的這個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占地2000平米,計劃投入30臺工業級3D打印機,涵蓋PEEK、光敏樹脂、尼龍、金屬等材料,以推動和服務于中部地區的產業創新升級。”
△展廳隔壁就是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的生產區,目前已經裝機的若干臺SLA 工業級3D打印機用于按需制造服務,可以實現光敏樹脂白件和透明件的打印 以增材制造(3D打?。┐龠M中部醫療創新 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國家在醫療3D打印政策方面的不斷完善,3D打印技術在醫院和患者中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尤其對于骨科、腫瘤科等科室一些特殊病例,3D打印往往能起到治病救人的關鍵作用。
玉懷表示:“軒轅河谷科技的前身冠甫科技此前在醫療3D打印方面積累了眾多的案例,在病例模型、醫學塑形、新材料植入物、三維細胞培養觀測支架、手術導板、植入體等方向積累了豐富經驗。早在 2014年就與第七人民醫院合作,成功打印出內外結構的精準先心病實體化心臟模型并成功應用于諸多幼兒先心手術過程。2015年與揚州大學人民醫院合作開展3D打印氣管植入切片縫補手術,并已應用到動物活體實驗。2016年與河南科技大學二附院合作建立3D打印骨科應用實驗室,并成功實施金屬植入體手術,2018年建立3D打印創新應用服務中心。”
△某位患者的3D打印頭部骨骼模型,患者顱骨出現較大的缺損,手術難度較大,通過3D打印的預演模型,可以實現更加精細的手術規劃
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醫療大省,2020年,鄭大一附院以35萬臺手術量(半年)高居全國榜首,排名第三的是河南省人民醫院,手術量為23.6萬臺。在這里有著3D打印技術極大的應用空間,無論是植入體、手術導板還是預演模型,都能在手術中發揮作用,提高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為患者減輕痛苦。
△一位脊柱側彎患者的3D打印骨骼模型
除了為醫院提供定制化的醫療3D打印技術支持之外,軒轅河谷還研發生產了專門用于醫療領域的3D打印機,包括高分子和光敏樹脂兩種機型。
△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生產區,正在準備裝機的醫療專用3D打印機
2020年12月,河南省增材制造產業聯盟宣布成立,旨在更好的鏈接本地政府、高校、3D打印企業和客戶資源,促進河南3D打印產業的崛起。如今,3D打印行業組織和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南極熊真心希望中部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的成立能夠為中原大地帶來創新的動力。
QQ:1729062699
手機:15637169295
電話:0371-66706527
郵箱:1729062699@qq.com
地址:鄭州市新鄭市暖泉路中原創客小鎮4號樓1層